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舆情>广西南宁12315中心提示:谨防直播带货诱导“场外交易”

广西南宁12315中心提示:谨防直播带货诱导“场外交易”

2023-03-12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未填 浏览数:0 蚂蚁传媒网手机版

核心提示:本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3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直播带货购物时,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公示情况,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切勿盲目跟风购买,特别是提防部分主播诱导场外交易的行为。  目前,各大网络平台的当红主播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追捧的宠儿,

 本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3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直播带货购物时,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公示情况,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切勿盲目跟风购买,特别是提防部分主播诱导场外交易的行为。
 

 

  目前,各大网络平台的当红主播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追捧的“宠儿”,但是直播带货购物也存在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建议,消费者通过直播带货购物时要保持科学理性消费心态,谨防冲动消费。直播互动包含的社交属性加剧了消费者跟风购物的从众心理。消费者在购物前不要受直播平台“价格低廉”“秒杀”“数量有限”等煽动性宣传语塑造的营销氛围影响,也不要出于对主播个人的盲目信任而冲动消费,要多思量购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做到理性消费。

  消费者要尽量在官方旗舰店直播间购买商品,这些直播间的可信度相对较高,可适当降低买假风险。同时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资质信息公示情况,购买商品时要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网店进行评估。也可以到传统平台寻找同类商品进行对比,做到货比三家。

  据介绍,目前直播带货行业主要存在虚假宣传、恶意刷单以及诱导场外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部分主播凭借个人魅力,与消费者建立起类似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以粉丝的信任和喜爱为基础进行直播带货,但主播的口头宣传语并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直播售假、虚假宣传等情况屡见不鲜。有的不法商家外包机构刷单、购买好评,不仅制造销售假象,也制造主播和直播间人气假象,甚至以限量促销、销售倒数的方式诱骗消费者下单。另外,部分主播还存在诱导场外交易的行为,比如在直播间内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动画、动作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引导消费者转入该直播平台以外的社交平台进行交易。“场外交易”的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存在举证能力、主体认定、责任分担等方面的较大困难。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12315中心提醒消费者,要警惕直播带货常见陷阱,谨防诱导消费。鉴于网络购物相关信息删除后难恢复,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时应及时保留相关记录,例如该产品直播时的广告宣传、商家承诺内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此外,消费者还应注意查看“七日无理由退货”“三包”等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则。一旦发现商品存在质量不合格、货不对板等问题时,要及时与商家及平台沟通协商;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还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遭遇钓鱼网站及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传递梦想与希望 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活动落地云南昭通
阅读下文 >> 暂无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求购
  • 商城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news.media123.cn/news/1/2661.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蚂蚁传媒网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蚂蚁全媒体中心

(c)2021 News.media123.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4006886595 工信部ICP备案号:闽ICP备2022010152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302000721号